
前篇跟大家分享了櫻花、晨曦、夜景,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剩下的3大主題唷!
什麼,你還沒有看過前篇跟番外篇,那你趕緊點下連結去複習一下!
〔Honda〕SUNPOWER M1 磁吸濾鏡支架 x 超薄濾鏡片 超長篇 - [使用心得] (前篇) 〔Honda〕SUNPOWER 漸層減光鏡 GND SOFT REVERSE 1.2 x 濾鏡支架 - [使用心得]
PS:以下圖超多,請小心服用,照片皆有使用LR+PS後製處理。
那就跟我一起正式進入正題吧!
4.海景
這次的海景,我分別前往了花蓮、北海岸、恆春三個不同的地方,透過ND與GND 來拍攝長曝平靜的海景。
花蓮燈塔的紅,太平洋海的藍,對比的顏色,平靜的海、流動的雲,靜與動的對比,讓照片呈現出不一樣的感受。
太陽光正強的時候,來拍攝長曝,可以把大海的藍色拍的更加通透,也可以把海浪虛化,留下霧化的海岸線。
接下來我們到了花蓮溪出海口處,拍攝整片花蓮市與海岸線美景,我真的很喜歡花蓮市,一個靠海背山的美麗故鄉。
第二個場景,我們來到北海岸老梅來拍攝,最近剛好是綠藻大出的時間,雖然當天天氣不佳,但透過ND及GND的搭配,仍可以拍出很棒的霧化海面搭配綠藻景色。
在拍攝這張的時候,剛好太陽光出現,你會發現綠藻在太陽光照射下,會呈現出亮色暖綠感,下面一張照片則是沒有太陽,所以,綠藻呈現出暗綠色。
恆春路邊海岸線的石頭,真的很美,透過ND長曝,讓海平面整個呈現像是結冰的畫面。
5.山中
去探索了一趟花蓮市水源地,溪流上的攔砂壩,透過ND長曝留下平靜的畫面。
山中的霧氣,讓山中森林的畫面更有層次。
這時候刻意尋找了樹枝當作前景,讓照片更加有層次。
去了一趟平溪線,拍攝嶺腳瀑布及長生普渡橋。
透過花蓮溪出海口的山丘上,剛好遇到了花東縱谷的耶穌光,天際斜射而下的耶穌光,映照在花蓮溪出海口的花東縱谷上,彷彿來自上天的某種啟示...那一刻的感動,無法言喻僅能默默舉起相機,悄悄按下快門紀錄下來。
在花蓮山上透過70-200mm 長焦,把山上摘山蘇的農人,與花蓮市的最高樓一起記錄下來。
拍攝花蓮市整片都市景,全程使用GND拍攝。
6.車軌
北門101日行車軌
在日落之前的一刻,透過300mm 長焦壓縮感,使用ND3.0長曝光,把北門與101的街道上撲滿了日行車軌的畫面。
趁在日落之前,開始長曝,等到開燈那一刻,剛好把這個畫面都留下來,最近很多人拍的烘爐地日行車軌。
長焦的壓縮感,把招牌拍攝在同一個平面感,ND片的長曝,帶出了台北市街頭的車水馬龍。
用ND片拍攝新店之眼的日行車軌。
既然可以使用ND片拍日行車軌,那我就想到,是不是可以再堆疊兩片更長曝,讓所有的人事物都消失呢?,在這個想法之下,我使用了 ND3.0 + ND1.8 兩片堆疊,讓車輛及人幾乎消失,留下了白天空無一人的信義基隆路口(但左邊橋上的人,真的站很久,無法消除Orz)。
今天跟大家分享的SUNPOWER 磁吸濾鏡支架 x 超薄濾鏡片,希望大家會喜歡前後兩篇用6種不同地點,使用不同風格的拍攝方式,大家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下方留言討論唷!感謝各位!
留言
張貼留言